文章封面圖片

《光與影33號遠征隊》在劇情方面非常的獨特新穎,那麼遊戲內各個角色的形象刻畫到底如何呢,下面請看“fffnod123”帶來的《光與影33號遠征隊》人物刻畫和結局分析,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個人玩完光與影還是很喜歡的,後面到網上看了一下大家的評價,沒有想到還是有挺多人是不適應這個劇情的。我比較認可的一個說法是,這遊戲一開始的敘事和最後劇情走向不一致,導致背刺了玩家的情感。

可以理解一些代入感強的人玩這個遊戲肯定會有不適,但33號遠征隊本來就不是一個迎合大眾口味的一款遊戲,更多的是主創團隊對家庭、人生的意義、現實的殘酷,以及內心傷痛的個人理解。所以我覺得33號遠征隊充分體現了獨立團隊的特點。

請玩家在遊玩過程中,仔細理解每個角色的背景故事和他們的動機,這將有助於提升遊戲體驗。通過深度反思角色之間的互動,玩家能夠更好地體會遊戲所要傳達的情感與哲理。這款遊戲雖然在劇情節奏上有些不一致,但它實際上提供了很深刻的反思空間,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我想成熟的商業團隊很難通過將佔據將近1/3遊戲時間的前期主角直接掛掉這麼高風險的操作。類似the Last Of Us 2裏面的喬爾(但喬爾其實已經不能算是2代的主角,並且他是一開頭沒多久就下線的)。但由於遊戲1代喬爾太成功,所以2代喬爾的死也被很多人所不能接受,被認爲是遊戲製作組對玩家的背叛。但33號遠征隊其實在大多數國外玩家中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與the last of us 2當時的全球風波完全不一樣。因此,我覺得33號遠征隊的劇情還是合理自洽的。只是因為主創的選擇,這讓這不是一個傳統的王道故事,而中國玩家實際上更喜愛王道劇情,所以在第三幕時才無法接受遊戲的劇情,感覺被背刺。

如果拋開代入感這個問題,我覺得33號遠征隊的劇情我還是很滿意的。若能把它做成電影或者寫成小說,以第三人稱視角呈現,可能會讓更多人更容易接受這個劇情。

我玩這個遊戲對裏面感觸最深的居然是雷諾阿,這可能是我也是一個父親的關係。話說這個遊戲的劇情明顯更成人向,目標玩家的錯位導致這款遊戲口碑在中國不佳的原因之一吧。真遇到這種情況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嗎?當然有人也提到爲什麼大家都要這麼極端,各退一步不就可以了?我想說的是,這種兩難的抉擇正是遊戲希望塑造的一個主題。如果說人們可以很容易離開畫界,那麼這個遊戲的邏輯一開始就不成立。

從遊戲可以知道,畫界對畫師有着強烈的吸引力,雷諾阿曾經也深陷畫界,是阿莉涅拯救了他。因此我們不能簡單的將離開畫界想象得過於簡單,你可以理解爲一種極易成癮的致幻劑,服用者可以通過它看到任何自己想看到的事物。而在失去自己的兒子後,連最厲害的繪師首領也因爲傷痛陷入畫境不可自拔,雷諾阿不得已只能想方設法毀掉這幅畫,從而造成一開始遊戲抹殺的設定。這樣的設定使得遊戲的基礎故事更加深刻,雙方爲了自己的希望,必須傷害另一方的利益,沒有什麼兩全其美的做法。

遊戲裏面有些地方的確可以做得更好,例如有人提到瑪埃爾在得知維爾索本來可以救古斯塔夫時的處理過於平淡,但總體上我覺得各個人物的塑造還是很成功的。呂涅應該是遊戲裏面最理智的人,爲了任務可以付出一切,這種角色的深度讓玩家感受到他所面臨的艱難選擇與內心的掙扎。

在得知維爾索欺騙了她們的時候,她的反應也是最真實的,最後維爾索的結局令呂涅那最後的表情,以及茫然的坐在地上,我覺得演繹得很不錯,也很符合呂涅的個人設定。呂涅一定不會原諒維爾索,這相當於維爾索再次辜負了她的期盼(還好我走的是熙艾爾路線....)。呂涅作為畫中人的代表,一直在維護自己的世界而努力,然而在最終的結局中,她看到一切都已終結,最後那充滿絕望、麻木的一望,實在是很好的詮釋了她當時的心情。

在《光與影33號遠征隊》中,角色之間的情感糾葛常常成為遊戲故事的重要推動力。呂涅的堅韌與脆弱交織在一起,讓玩家深感共鳴。在進行劇情推進時,細心體會每個角色的內心想法,可以為遊戲增添更多的層次。

除了角色情感的刻畫外,玩家在選擇不同路線時所面對的選擇也對劇情有所影響。選擇熙艾爾路線的玩家可能會有不同於其他路線的成就與體驗,這讓每一位玩家都能享受到獨特的遊戲樂趣。

如果你對劇情和角色發展感到好奇,不妨重新回顧遊戲中的關鍵場景,說不定會有驚喜的發現。

與此同時,探索每個角色的背景故事與內在動機,也能讓你更深刻地理解遊戲中發生的一切。透過這些情感的描繪,玩家不僅能體驗到遊戲的美,也能感受到角色所承受的痛苦與掙扎。希望你能在光與影33號遠征隊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情感共鳴。

在維爾索的結局中,熙艾爾與維爾索進行了告別。整個遊戲中,熙艾爾對死亡的態度格外豁達,不僅在一開始誤以為大家全軍覆沒時,在角鬥場上的表現也顯示出她的堅強。當古斯塔夫去世後,她安慰呂涅,並在得知自己實為畫中人的一瞬間,更呈現出她對生命結束的獨特看法。在過去,她曾有過一次未遂的游泳自殺,這可能是她逐漸看開生命的緣由。

熙艾爾始終以真實的自己面對這個世界,因此在與千面作戰時,她絲毫不受外界影響。此外,熙艾爾擁有強烈的同理心,當維爾索因誤導眾人而感到苦惱時,她安慰道,如果她能夠復活自己的丈夫,便會毫不猶豫地犧牲掉維爾索,這種深情的表現讓人動容。

熙艾爾的角色發展不僅讓玩家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更深入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犧牲,她在艱難時刻中的豁達心態,發人深省。

在與雷諾阿的最後戰鬥中,維爾索目睹了母親長期在畫界中的痛苦,她的殘酷命運深深衝擊了他。熙艾爾第一時間上前協助維爾索,展現了彼此間不言而喻的默契。因此,當維爾索決定毀掉畫界時,我相信熙艾爾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下定了決心,並在最後的時刻與維爾索進行了告別。

接下來,讓我們聊聊瑪埃爾與維爾索的結局。許多分析認為,瑪埃爾和維爾索的角色都展現出某種自私的特質。在這方面,我個人認為遊戲製作者更偏向於維爾索的結局。我第一次遊玩時選擇了維爾索的結局,許多玩家則認為官方的結局應該是瑪埃爾的,不然前兩章的設定就失去了意義。但實際上,這種論點仍然反映出一種傳統RPG的觀點,即主角必須拯救世界、達成英雄的使命。

透過這篇文章,我們希望能幫助玩家更好地理解《光與影33號遠征隊》中的角色動機及其結局背後的深意,讓每位玩家在遊戲中獲得更豐富的體驗。

畫界裏面的人們爲了生存努力的戰鬥過,我們也一路見證了那麼多的遠征隊前仆後繼,怎麼能說沒有意義呢。就像不是所有的電影、小說都會是Happy Ending,那麼是不是所有壞結局的電影和小說就不值得一看呢?對於最後結局而導致遊戲背刺玩家,我能夠想到的是一款古老的RPG《守護者之劍2》。當我看到最後的結局時,心理可是比33號遠征隊的結局還要鬱悶100倍,可以說就背刺程度來說33號遠征隊只能是小兒科。

維爾索結局的處理我覺得還是很到位,他本來就是一個複雜的人。維爾索和33號小隊其他成員的羈絆在遊戲中其實也有所體現,例如寧可忍受一分爲二的痛苦也要給大家打氣的做法。角色之間的情感交織,使得故事的深度更具吸引力,並且讓玩家理解每一位角色的重要性。

了解角色的背景和他們的選擇,有助於玩家更深入地體會遊戲的情感層面,並從中獲得不同的體悟。無論是結局的質疑還是角色的選擇,都是讓人反思的地方。

最後,這款遊戲的故事深度以及角色發展值得玩家進一步探討。這不僅僅是一場戰鬥,更是一段關於情感與選擇的旅程。

維爾索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拯救母親,雖然這會導致畫界包括他自己的死亡。這樣的情感沖突展現了維爾索深刻的內心鬥爭。在瑪埃爾抹煞阿莉西亞時,維爾索的反應可見他對於阿莉西亞的死亡和自身的命運仍然感到迷茫。在打敗繪母以及大抹煞開始的時候,維爾索看著自己的雙手不斷消失,內心的恐懼和不安隨之而來。當瑪埃爾恢復了他後,詢問是否要去找父親時,維爾索表現出患得患失的樣子,顯示出他渴望兩全其美的心情。

經過近距離接觸死亡,對生命的本能渴望令他意識到,必須以自己的力量來拯救所有人。他帶領大家組建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遠征隊,在休息時也時常與隊友憧憬美好的未來(可惜這是他和熙艾爾的最後一次相聚...Orz)。最終決戰中,當維爾索看到現實中母親痛苦的畫面,以及畫界外那個一直無法停下來的小維爾索時,他重新下定決心,要毀掉整個畫界。

如同他與瑪埃爾所說,她無法實現和父親的約定,這使得維爾索明白,唯有他才能解放整個家庭免於悲痛,即使這樣必須以自己的生命和畫界中所有人的生命為代價。

這段故事不僅揭示了維爾索的堅韌與掙扎,也反映出人性在面對生死抉擇時的複雜情感。無論是對母親的愛,還是對自身命運的恐懼,皆在故事中交織。

在光與影33號遠征隊中,玩家將面臨多樣的挑戰,掌握正確的玩法是成功的關鍵。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技巧,幫助您提升遊戲體驗和角色強度。

角色選擇與培養

選擇合適的角色對於遊戲進展至關重要。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技能與優勢,玩家應根據任務需求來選擇合適的隊伍成員。

裝備與技能升級

定期升級裝備可以提升角色的戰鬥力。請確保利用遊戲中的資源持續強化裝備。此外,技能的優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配置技能點數能讓角色在戰鬥中發揮更大威力。

任務與副本攻略

針對不同的任務與副本,了解敵人的特性和弱點,制定相應的戰術可以大幅度提升成功率。專注於隊形的佈置,有效利用角色技能,可以在戰鬥中佔據主導地位。

社交互動與合作

與其他玩家的合作也是非常關鍵。加入公會或與朋友一起組隊,可以更快地完成任務並獲得豐富的獎勵。

總結

運用以上策略,您能在光與影33號遠征隊中獲得更佳的遊戲體驗與成就。持續探索與學習,讓您的角色成為遊戲中的強者!

最後在尾聲中,瑪埃爾只是拿着個娃娃站在墓碑前,看着33號遠征隊的身影消失,雖然是被迫的,但是終於還是走出了這一步,維爾索曾經說過父親是最寵瑪埃爾的,父親繪畫的泰坦也是希望瑪埃爾能夠展翅高飛,並且瑪埃爾也有着她自己繪畫的天賦,最後那一幕可以認爲是瑪埃爾終於走出了(雖然是被迫的)曾經的美好夢境,原來的世界已經離她而去,後面將要作爲阿莉西亞面對雖然有着缺陷但真實的未來(相比之下在畫界的結局是沒有未來的)。最後的標題用一生去愛,可以理解爲維爾索他用盡了自己的一生愛他的家人們,現實中他用生命拯救了妹妹,畫界中他仍然是用自己的生命+畫界中所有的生命拯救了妹妹和母親,所以說維爾索是自私的也完全正確。同時也可以理解爲,經過了兩次維爾索犧牲自己的生命拯救自己,瑪埃爾終於決定作爲阿莉西亞直面自己殘缺的現狀,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上這個殘缺的自己,並走向新的未來。

在光與影33號遠征隊的故事中,瑪埃爾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在這段旅程中,她從最初的懼怕與孤獨,漸漸學會去擁抱自己的過去與未來。瑪埃爾與維爾索的關係深厚,父愛的滋養讓她得以在困難中茁壯成長。儘管面對殘酷的現實,她依然勇敢走出陰影,展現出她的堅韌和勇氣。

可以看見,《光與影33號遠征隊》不僅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更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接納的動人故事。遊戲中無數的瞬間都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瑪埃爾最終的選擇,象徵著對生命的重新理解與愛的重構。這樣的敘事不僅提升了遊戲的深度,更讓玩家在遊玩之餘,思考自己的生命與情感。

每位玩家在遊玩過程中,都能感受到角色的掙扎與強大,這是一部值得每個人默默欣賞與思考的作品。無論你是新手還是老玩家,這款遊戲都能給你帶來不同的體悟。

瑪埃爾的結局我覺得就純純是一個悲劇,其實第三幕已經表現得很明顯,在獲得阿莉西亞記憶後,仍然稱呼自己瑪埃爾,以及最後和維爾索對峙時的對話,只有在畫界中她纔是生活着,而在現實世界中她只是存在着,相當於是行屍走肉。

從瑪埃爾經歷來看有這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所以33號遠征隊的精妙之處在於,裏面的所有人的動機都是說得通的,並不是強行製造矛盾或者降智,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合理性。所有事情不都是非黑即白的,其實在最後雷諾阿、維爾索包括瑪埃爾自己都知道,她是不會離開這個畫界的,現實世界對這個少女實在是太過於殘酷。

雷諾阿最後離開,說是會把燈留着等她回來,其實只是學會了放棄(畢竟是被我們打敗了啊....)最後的結局用一生繪畫,其實一開始大家去音樂會入場時我就已經感到不安了,大家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似的說說笑笑入場,原來失去的人也復活了,大家看是很幸福,但瑪埃爾總是環顧四周,看着這些她熟悉的人的笑臉似乎總是在確認什麼,一切都好....這不僅讓我設想瑪埃爾是不是在使用她的能力扭曲了畫界的所有人,他們還知道曾經有過遠征隊奮不顧身的爲生存而戰鬥嗎?他們還知道這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而只是繪師創造的一個畫界嗎?最終瑪埃爾那充滿顏料的臉和老年維爾索那沉默的表情只是這個不和諧畫面中的又一個佐證而已。

用一生去繪,即使是短暫的一生,但對於瑪埃爾來說,可能這也是她唯一的救贖,希望自己能夠以一個正常人的方式,和曾經的朋友們一起說笑,生活。即使是以違背自己哥哥自身的意願,即使是強行改變其他人的意識,即使是以自己的生命爲代價。

在這款遊戲中,瑪埃爾的故事引人入勝,她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掙扎與犧牲,展現了角色在追尋正常生活與內心矛盾之間的掙扎。

遊戲中的畫面與聲音設計將玩家帶入一個美麗卻又悲傷的世界,每個角色的故事都有其獨特之處,讓人無法忘懷。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玩家將會更加理解瑪埃爾的內心世界與她所選擇的道路。

除了主線劇情,瑪埃爾的角色互動也讓整個故事更加豐富深刻。玩家在與她的互動當中,可以感受到她的掙扎與成長,這不僅是一次遊戲體驗,更是一次心靈的旅程。

想要深入體驗瑪埃爾的故事,探索她所面對的挑戰,建議玩家多多參考攻略,理解不同選擇對劇情發展的影響。這樣才能更好地享受光與影:33號遠征隊所帶來的豐富內容。


👉 更多內容請查看:光與影33號遠征隊 全攻略總整理